強盜新娘
The Robber Bride


因為看了朋友的劇情介紹:

一個女人死了,她的警察男友被控殺人,警察的朋友遂調查整件事,從女人的三個女性友人口中試圖查出來龍去脈,但三人口中的女人彷彿不是同一人,而且三女都恨女人,後來友人發現那女人根本沒死,只是詐死,結果美國片的特有公事,那友人被誘惑,也發現自己被騙...

當他趕回家裡,要找那女人時,發現三個女性友人都在家裡,而那女人死在大樓樓下,而詭異的是,三個人都說是自己殺的...


就很興奮的查了重播時間,守在HBO面前,想說到底哪各女人說的是真的~ 結果竟然留了觀眾自行想像的結局~ 耍賴嘛> <

不過我真的很喜歡前面的鋪陳,或許要去找小說來看看吧。

網路上討論這部電影的真的很少,我連電影海報都沒找到。=.=


u83jp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扶桑花女孩 (Hula Girls)

催淚指數高到破表,
喝下去的水,
轉變成眼淚跟鼻涕的過程,
似乎自己也有某些情緒跟著釋放了。

明明是為了同一件事而努力,
卻總是因為偏見、不想改變,
而彼此抵銷的內耗。

經歷過一些事,
每個人都會改變了的吧,
就像片頭到劇終的每個人物。



延伸閱讀:
扶桑花女孩背景資料
扶桑花女孩配樂簡介
在故事裡,學習跳舞象徵的是改變的契機;但整部電影看下來,時代切換的意義被弱化了。反而是用心學習的過程、團隊交心的溫暖,及享受成長享受演出的驕傲與自信,成了《扶桑花女孩》最為動人的元素。--時光之硯


u83jp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美國教育界震撼的影片


配樂搭得超讚的^^b
記得開喇叭喔~
我們不要抱著恐懼看著這個變動
而是抱予興奮的心情可以參與這時刻


投影片文字:

你知道嗎?
量變有時真的會造成質變。
在中國,如果你是百萬中取一的菁英,你至少有1,300個勢均力敵的競爭者。
在印度,你則會有1,100個競爭者。
在中國,智商排名前四分之一的人比北美洲的總人口還要多。
在印度,這則是智商排名前28%的人數。
對全世界老師的意義:他們的優秀學生比我們所有的學生還要多。
你知道嗎?
全世界最多人說英語的國家,不久之後將會變成中國。
如果今天的美國把每一個工作都外包到中國去…中國還是會有勞工過剩的問題。
在我們播放這個影片的同時…美國會有60個嬰兒誕生,中國會有244個嬰兒呱呱墜地,印度則有351個嬰兒出生。
美國勞工部估計,現在的學生,未來在換第14個工作時…大約38歲。
根據美國勞工部的調查…四分之一的工作者,在目前的單位工作不超過一年。二分之一的工作者,在目前的單位工作不超過五年。
美國前教育部長Richard Riley認為…2010年最迫切需要的十種工作在2004年時根本不存在。
我們必須教導現在的學生,畢業後投入目前還不存在的工作;使用根本還沒有發明的科技;解決我們從未想像過的問題。

猜猜看這是哪個國家?
全世界最富有
軍力最強大,
世界商業金融中心
最好的教育系統
世界的創意與發明中心
貨幣是世界的標準金融規範
最高的生活水準
是美國嗎?
不,在西元1900是英國。(不到五十年,世界最強的頭銜已經更替)

你知道嗎?
以互聯網絡的覆蓋率來說,美國是全世界第20名。盧森堡剛超過美國。
任天堂光是在2002年就投資一億四千萬美金進行研發,美國聯邦政府花在教育研發上的經費還不到(它的)一半。
美國2006年結婚的新人中,有八分之一是在網絡上認識的。
交友網站MySpace在2006年9月時有一億六千萬個註冊使用者。如果MySpace是個國家,那麼它將是全世界第十一大國(介於日本和墨西哥之間)。Myspace的每個網頁平均一天被點閱30次。

你知道嗎?
我們生在一個十倍速爆炸成長的時代。
每個月google必須處理27億次搜索…在[B.G](google誕生前)的年代,人們到底向誰問這些問題?
我們每天傳輸的手機短訊數量已經超過了全世界的人口總數。
今天,英文單詞數量 大約有五十四萬個…是莎士比亞誕生時的五倍。

3000本?這是美國一天出版的新書數量。
根據估計,《紐約時報》一週所包含的資訊量…比十八世紀一個人一生可能接觸到的資訊量還要多。
根據估計,今年全世界會製造出1.5乘以10的18次方字節的全新資訊。這大約比人類在過去五千年所制造出來的資訊還要多。

新的科技知識大約每兩年就會成長一倍。
對正要就讀大學的學生來說,他們前兩年所學的知識,在三年級就全部過時了。
根據估計,這些資訊在2010年時,每72小時就會增加一倍。

NEC和Alcatel不久前剛測試成功第三代光纖,這些光纖每一條每秒傳輸量是10兆字節。也就是說每秒傳輸1900張光碟,一億五千萬通電話。
這個傳輸容量目前每六個月就成長為三倍,估計未來的二十年會以同樣的速度持續成長。
這些光纖都已經鋪設好了。提升速度只需要修改端點間的轉接器。換句話說,成本接近於零。

未來的電子紙,將會比真的紙還要便宜。
2006年全世界賣出四千七百萬台筆記本電腦。
一百美金電腦計劃準備每年製造五千萬到一億台筆記本電腦給低度開發國家的孩子們使用。
科學家們預測,2013年製造的超級電腦將會超過人類大腦的運算能力。
到了2023年,現在小學一年級學生正好23歲,當他們準備投入職場時,那時,售價1000美金的電腦就可以超越人腦的運算能力。
雖然,超過十五年以上的科技發展很難精確估計。科學家認為,公元2049年時,售價1000美金電腦的運算能力,就會超越全人類的大腦運算能力總和。

這代表了什麼?
巨大的轉變正在發生

既然你已經知道了…
然後呢?


u83jp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把書傳出去
http://www.forwardthebook.com/doku.php


u83jp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寂寞有禮物送給你

 

「這個城市的人都耐不住寂寞,夜店生意才會那麼好。每次看到夜店門口一群衣著入時的男女,我就會覺得:寂寞是一種好生意。」

What?」傑克問。

「如果街上出現『豔遇自動販賣機』,我一點都不意外。」約翰說。

「豔遇自動販賣機是什麼東西?」

「就是你投十個五十塊銅板,拍下大頭照,輸入你最近一個禮拜的行程,隔幾天就有絕世美女出現跟你搭訕,就算你是一隻蟾蜍,她也不介意。」

「有這麼好的事?要是來搭訕的不是美女,是恐龍妹怎麼辦?」

「不會,保證是美女,如果有恐龍妹來搭訕,那肯定是路人甲,要不就是對手派來搞破壞的。」

「真的是這樣,這種機器一定會流行,很快就不會有人玩扭蛋了。」

「對,這種機器目前還沒出現,不過很快就會有人發明。一樣花錢,豔遇自動販賣機比夜店要健康多了。」

「怎麼說?」

「夜店根本就是狙殺寂寞的集中營,大家把自己打扮得鮮豔可口,當獵物又當獵人,在打獵的過程裡一點一點殺死寂寞。好像寂寞是一種癌症,大家在五光十色、音樂吵死人的夜店,把酒精當麻藥搞放射治療。投錢給豔遇自動販賣機,至少還買個希望,但離開夜店,你通常是比進去前更空虛。夜店對寂寞的療效有限,去久了會有抗藥性,從夜店越開越多,你就知道這個城市的集體寂寞病情並沒有獲得控制。」

「沒有這麼不堪吧,夜店提供地方讓大家一起寂寞,至少讓人覺得安慰,也刺激夜間經濟嘛。」

「的確,你可以找很多人一起寂寞,一個人寂寞只是寂寞,一群人寂寞卻是一筆生意。」

「你很感慨。」傑克說。

「並沒有,」約翰辯白:「其實不管是夜店還是豔遇販賣機,都缺乏建設性。照富爸爸的觀點,這兩種都是從你口袋裡把錢拿出來,都是把寂寞變負債而不是資產,一旦你上癮,它就一點一點吃掉你的存款。」

「請教大師,怎麼樣把寂寞變資產?」

「就是每當你寂寞的時候就很紀律地去做個什麼事,比方游泳、攝影、跳舞、唱歌劇、寫歌寫小說…,只要你寂寞得夠久,又持續不斷,你就會變成一個游泳健將,一個作家,一個攝影師,一個舞蹈家…那麼你在寂寞時所累積的才華,就成為資產啦。」

「聽起來不錯,可是有一個問題,要是我從今天開始一寂寞就寫作,有一天變成作家,結果我還是很寂寞那怎麼辦?」

「那就開始跳舞,開始畫畫,開始攝影啊。等你玩出樂趣就會明白,寂寞會送禮物給你,有時候是一首歌,有時候是一張照片,有時候是一段舞蹈,只要你耐得住寂寞,寂寞就是聖誕老公公,它會送很多禮物給你。」

 

文章出處:火星爺爺《 戀人亂語 


u83jp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覺得不痛快的時候怎麼辦?

   1. 運用本書所教的各樣技巧來改變你的心理狀態。
   2. 確定自己所想要的。
   3. 改變做法。稍微改變先前的做法,看看是否會使你的情緒好些,或者是改變一下先前所訂的目標。


  不痛快通常並不是一種太強烈的情緒,不過卻會困擾著我們,造成好像諸事都不顧遂的假象。
  不耐、煩躁、不安、操心以及輕微的困窘,這一切都透露出事情有些不對勁。或許是你認為事情處理起來有些麻煩,也或許是結果未如你先前的預期。
  就像其他種情緒一樣,不痛快若是不去處理,它就會變得越來越糟糕。它固然使你有些痛苦,但更怕的是你會因此而胡思亂想,各位想必都同意,胡想時的痛苦遠比實際的痛苦更強烈十倍。在弈棋界及武術界有句名話,就是「威脅要攻擊遠比攻擊本身更讓人受不了」,當我們覺得可能會受苦,特別是這種情緒很強烈時,就會產生……害怕。

 

二、覺得害怕的時候怎麼辦?

    * 好好審視一下,自己到底害怕的是什麼,然後作好心理準備,看看有什麼辦法來處理這一切。當我們做了一切能做的,如果還是內心上心下心不安,這時就得從根本著手:拿出我們應有的信心。


  害怕的範圍從最輕微的關切到強烈的擔心、焦慮、恐懼,其事出有因,所傳遞的訊息也很簡單。
  人之所以會害怕,乃是對可能發生的事在心理上未準備好。童子軍有個信條:「要作好準備。」當我們遇到問題時,不是勇敢地去面對它,就是設法去改變它,可悲的是很多人不是不敢承認自己害怕,就是任由害怕去折磨自己。這兩種心態根本就於事無補,而害怕也不會因此消失,事實上,我們無須對害怕屈服,也不須過度悲觀地害怕,當然更不須裝作它不存在。
  要知道當你已經做了準備,再害怕就是多餘的,事實上它們絕大多數是不會實現的。如果不幸成真,你就有可能……難過。

 

三、覺得難過的時候怎麼辦?

   1. 要好好想一想,到底自己是不是真有什麼損失,很可能是你的認知出了問題,事實上別人井無心傷害你,也或許別人沒想到會對你造成這等傷害。
   2. 好好想一想你當時的狀況,自問一下:「我真有什麼損失嗎?還是我太早下定論或下的定論太苛了?」
   3. 心平氣和地把你心中想說的話跟那位朋友談一談,這可以消除你的難過或不解,你可以這麼說:「那天發生的事我可能有些誤解,以為你並不關心,這讓我頗 為難過,不知道你可否告訴我當時你是怎麼個想法?」只要你能好好地跟對方溝通,澄清自己所疑惑的,那麼心中的難過很快便會消除。


  不管是在生活中或工作上,影響我們與他人感情最深的一種情緒就是難過了。人之所以會難過,是因為內心認為自己失去了什麼。當一個人心裡難過,往往也容易誤會別人,有時候我們倒是應該聽聽這些人內心的話。
  難過的產生,是因為自己的期望落了空。例如我們有時候期望某人信守所承諾的,結果他沒有;也有時候我們請別人代傳話,結果他沒把話帶到。像碰到這種情形,就會影響彼此之間的感情,乃至於日後不再對他信任。這種期望落空的事情,往往就會使人產生難過的心情。
  然而若是你的難過不去處理的話,就常常會擴大成……生氣。

 

四、覺得生氣的時候怎麼辦?

   1. 警惕自己是否有所誤解別人違反了你的原則或規定,很可能是他的無心之過,不知道你認為什麼重要(就算是你認為他們本來就應該知道)。
   2. 警惕自己,就算是別人違反了你的規定或原則,並不表示你所訂的規定或所持的原則就是「對」的,即使你堅決這麼相信也罷。
   3. 提出自己這個有啟發性的問題:「就長遠來看,他這麼做是不是真對我有什麼幫助?」
   4. 如果你想消氣,不妨再這麼自問:「從這件事上我能學到些什麼?我該用什麼方法,把所持的規定或原則告訴那人,好讓他對我真有幫助,而未來不再觸犯?」譬如說,如果你生氣了,那就改變自己的認知——也許那人真不知道你的規定或原則;或者改變你的溝通方式——如何能更有效地讓他知道我的想法;或者改變你的行為——鄭重地告訴他:「嘿,這可是很私密的事,對我極重要,你絕不能跟別人提起。」


  生氣的範圍包括從輕微的不悅到忿怒、冒吹、大發脾氣不等。
  一個人會生氣,多半是因為有人觸犯了他的原則,或者他根本是在跟自己生氣,因為未能堅守原則。當你生氣時,要知道這種情緒是可以馬上改變的。
  對許多人來說,一直無法達成期望的標準或目標,就會導致……挫折感。

 

五、覺得挫折感的時候怎麼辦?

   1. 知道挫折感是你的朋友,然後多動動腦子,想出一些能使你達成期望的新方法,你要如何彈性使用這些方法呢?
   2. 針對當時的情況加入一些新的資源,例如找個行家指點一番,請教他們要怎麼做才能得到所希望的結果。
   3. 要以愉快的探究心情去學習,看看所學到的東西,如何在今天以及未來幫助你,如何減少你在時間上及精神上的耗費,並使你得到「尋獲」的快樂。


  挫折感的產生有很多渠道,當你覺得周圍好像被困住而走不出去,就算怎麼努力也得不到所希望的,這時就會造成受挫的情緒。
  當你覺得有挫折感時,那是個很棒的訊息,表示你相信自己還可以做得比現在更好。挫折感跟失望有些不同,失望代表著你想要得到某些東西但卻永遠得不到,可是挫折感卻有好的意思,它表示解決你問題的辦法是有,只不過你現在改採取的不管用,若是想要達成目標,你就得改弦更張。這個訊息是,你的思考必須更有彈性,請問你打算怎樣來對付挫折感呢?
  比挫折感更具殺傷力的一種情緒是……失望。

 

六、覺得失望的時候怎麼辦?

   1. 從讓你失望的這件事裡學習,看看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然後好好檢討出對你有幫助的作法。
   2. 重新設定目標,使之讓你更有興趣去追求,並且讓你能夠很快得到進展。
   3. 想一想自已是否失望的早了些,經常我們會發現一時的挫折並不代表與成功從此絕緣,正如我常用的一句話:「上帝並非不給你,她只是在等待最佳的時機。」當你所期塑的還未得到,很可能是你正好處在之前的那一刻。如果你所期望的目標不實際,那麼就免不了會失望,就好像今天去到田裡撒種,卻想明天就見到果實一樣。
   4. 最重要的是不要貿然便以為一切已沒指望,應該有耐心一點,在等待期間裡,你可以好好檢討一下自己實際想要的是什麼,然後試著擬出更有效的實現方法。
   5. 面對失望最有效的處理方法,就是建立起對未來抱著積極的心態,而不要管過去到底發生了些什麼。


  如果你不好好處理失望這種情緒,它可能帶來毀滅性的傷害,因為它會使你的意志一直「消沉」下去,永遠地失去所想追求的願望。當你期望得到什麼卻未能如願,這時內心就會生出失望的情緒。
  我們之所以會失望,是因為所期望的目標未能達成、所想要的東西未能得到,遇有這種情形你就得修改自己的期望,使之合乎當時的狀況,隨即拿出行動以實現這個目標,這是解決失望的根本作法。
  當你非常地失望之後,很可能這種情緒就會轉化為……懊悔。

 

七、覺得懊悔的時候怎麼辦?

   1. 承認自己確實觸犯了所持守的原則。
   2. 心裡牢記著,日後若再碰到類似情況,必依照所持守的原則或規定行事,保證日後不再犯相同的錯誤。當你能對此保證下定決心,那麼先前那個懊悔便會一掃而空,甚至於成為你未來追求更高標準的動力。所以你得好好地利用懊悔,切不可終日陷於其中,耗損寶貴的精神。

  人生裡我們最想避開的情緒之一就是懊悔了,不過那是因為我們不知道它的價值。固然,懊悔的情緒是痛苦的,可是它卻有其價值,請聽聽它所帶來的訊息。
  懊悔的產生,乃是因為違背了自己認為最重要的原則,要想日後不再有這種情形,我們必須拿出立即的行動。在第六章裡我們曾說過,只要你把痛苦跟什麼事連在一起,那麼就能找到消除那件事的槓桿,同理,當你把痛苦跟你的行為連在一起,那麼最後你也會改變那個行為,而最有力的槓桿便是給予自己的痛苦。對於很多人來說,懊悔也可能是他最管用的槓桿,從而改變了自己的行為。不過也有些人偏是嘴硬,死不肯承認自己的懊悔,然而這麼做對自己並無益,懊悔不會因此便消失,反而以更強勢的面貌出現,那時你將會更加的痛苦。
  我們面對懊悔的另一個極端現象,就是向它屈服,無助地承受它的折磨與蹂躪。事實上,懊悔加諸於我們身上的並不是這個目的,而是有意督促我們拿出改變的行動,遺憾的是大多數人並不明白這個道理,只因為曾有過一次懊悔的經驗,結果從此便把餘生交給了懊悔。如果我們對違背了自己的原則而感到懊悔,那正是對自己真誠的一種表現,只要能不再犯就行了。
  有些人因為經常觸犯所持守的原則或規定,以致於心理上自責甚深,結果最後就產生了……不中用。

 

八、覺得不中用的時候怎麼辦?

   1. 簡單地問自己:「碰上某種情況而覺得自己不中用,這樣的想法是不是恰當?我到底真是不中用呢,還是應該改變這種想法?」也許你所認為的中用,就是去到迪斯科舞廳,大跳起比邁克爾•傑克森還要好釣舞步,如果你真是如此,那才是不切實際的想法呢!如果你還真是如所想的木中用,那麼就趕快去找些比先前更好的處理事情的方法。
   2. 當你覺得自己不中用時,要有改進的勇氣,提醒自己並非「完美」,也不是「三頭六臂」,只要你能時時記取CANI!——持續且不斷地改進——並且確實去實踐,那麼很快便會覺得自己是個中用的人。
   3. 找一位可以效法、學習的對象,他必須是你覺得自己不中用的那個範疇裡的人,好好問他讀怎麼做,只要有任何一點點的進步,你就會發現自己並非如所想的那麼不中用,從而你也會發現學習的樂趣。覺得不中用的想法有個大陷阱,它會讓你對學習感到無力,把問題看得比實際情況更嚴重。沒有哪個謊言比這個更可怕,因為你並不是真的不中用,只不過是在這個範疇裡受的訓練不足,或者學到的技巧不夠,那跟你不中田的想法完全扯不到一塊兒。事實上,只要你有心去學習,可以做任何事的能力就蘊藏在你身上。


  任何時候當我們覺得有些事詼傲卻傲不來,這時就會產生自己不中用的感覺。如果我們動不動便用「中用或不中用」來衡量自己,這是非常不公平的,事實上,不中用還帶有另外的訊息。
  沒有哪個人是樣樣都精通,當你覺得自己不中用時,那就暗示你需要更多、更有用的資訊、瞭解、策略、工具、技巧或自信。
  當我們覺得四周好像有數不清的問題,或者要做的事情比我們所想的更多,這時就會興起這樣的情緒……心力交瘁。

 

九、覺得心力交瘁的時候怎麼辦? 

   1. 你必須立刻決定如何重新控制自己的生活,只要:
   2. 下定決心,從你目前正在處理的各樣事情中挑出自認為最重要的。 
   3. 隨之把這些自認為對你最重要的事寫在紙上,按照它們的重要順序排列,這可以讓你覺得諸事都在掌控之下。
   4. 接下來好好審視你紙條上列的第—項,想想該怎麼做,隨之拿出行動,直到把它做好為止。一旦你把第一件事情完成後,就會做得更起勁,因為這時你會覺得又重新有了控制能力,自然心力交瘁及詛喪的現象也會因而消失,在此情形下腦子就能夠順暢地運作,源源不斷想出更多解決事情的辦法。
   5. 日後當你想消除這種心力交瘁的現象,就是儘量把意焦放在你能控制的事情上,從其中找出對你的積極意義,哪怕你還不瞭解也罷。


  當你有心力交瘁之感時,心裡就會覺得痛苦、沮喪和無力,因為這時那些事對你來說已失去了積極的意義,生活儘是被那些你無法控制的人、事、物所影響,自己似乎毫無改變的能力,最後這個問題就越來越大,直至你承受不了為止。
  當你有心力交瘁之感時,就得好好檢討一下,到底是什麼對你最重要。你之所以會心力交瘁,是因為想一下子就處理很多事情,想在一夜之間就來個改頭換面。在各種情緒中,沒有那個比心力交瘁更傷害一個人了。
  我們之所以會感到自豪,常常是因為覺得能夠控制周圍的環境,要是我們同時在身上攬下太多太多的事,結果又弄得焦頭爛額,這時心裡就形成很大的壓力,自然心力交瘁就免不掉了。不過我們只要擺對了意焦,把能掌控的事情列為優先,然後一步一步地來,改變先前那種情況並不是難事。
  或許大部人最害怕的是與人脫節,那個情緒可稱之為……孤獨感。

 

十、覺得孤獨感的時候怎麼辦?

   1. 首先要有這個認知,你的生活不可能獨立於人群之外,必須儘可能融於大家裡面,隨即拿出行動去跟人們接觸、結交,相信在你周圍必然有不少關心你的人。
   2. 確認自己需要跟別人有什麼樣的接觸。你需要的是愛情嗎?還是需要的是友情?亦或只是找個朋友隨便談談,大家笑一笑?你一定要確定自己真正需要的,如果這些仍不管用,那麼第三種方法就是改變你的情緒狀態。
   3. 覺得孤獨也不是件壞事,它提醒你這件事:「我希望能有朋友,好讓我能去關心他們,只是現在要決定的是,到底跟他們要建立何種關係,然後趕快拿出行動。」
   4. 到此就是立即行動,跨出你的腳,伸出你的手,去跟現在各位已經認識了人接觸。

  這種情緒乃使人有種與其他人疏離、隔絕的感覺,不知你可曾有過這樣的經驗?我相信每個人在其人生中都必然有過。
  當你有了這種感覺,就是意味著你得多多跟他人接觸了,特別是在心靈上的與人契合,否則即便是有再多的朋友,仍可能會產生孤獨感。

 
 

  現在各位已經認識了這十個行動訊號(這些負面情緒應視為行動訊號),正如你所見到的,每個情緒都在傳遞你一些積極的訊息,要你改變錯誤並消極的認知、改變你不當的溝通方式及行動。你得好好運用這裡所告訴你的,經常溫習一番,仔細尋找出每個訊號所帶給你的積極意義,並在它下面畫線或在書的空白處加上自己的眉批。

  「我們必須好好管理心中那塊花園。」——伏爾泰

  你要把自己的心、自己的情緒、自己的意念當成你人生的花園,如果你希望它終年枝葉繁茂、花團錦簇,那麼就得撒下愛、溫情、感恩之類的種子,可不能撒下失望、生氣和害怕的種子。你最好把那十個行動訊號看成是心園中的野草,每根野草都是一個要求你拿出行動的呼喚,是不是呢?它呼喊著:「你得拿出行動,把心園裡的這根野章拔出來,給那些『健康的』植物一塊成長的空間。」只要你在世上還有一口氣,就得不停地在自己的心園中栽植你想要的植物,只要一看見任何野草就立即剷除它們。

  

以上文章引用自:《喚醒心中的巨人》
修改整理:By  u83jp6


u83jp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