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火星小孩》(The Martian Child)又是一部有關父子的感人溫馨片~
眼淚又流了不少啦~
丹尼斯總有一天會長大~
會知道這一切的意義與投射~
但是當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
被這些想法所保護有什麼關係呢~
丹尼斯最後問的~
為什麼他們要拋棄我~
這就是一切的源頭吧~
我想導演帶到這~
是要告訴我們~
至少最大的心結已經看到~
已經被打開(應該有被打開吧^^)
nice talk那裡覺得很可愛
呵~這就是大人與小孩的對話吧^^
當然片中也有很多部份
似乎在說著小孩跟大人的世界
是很相像的吧~
延伸閱讀:
製作人大衛科西納:「丹尼斯這個小孩,不太能融入正常的社會中,而我們每個人在一生中,都難免有個階段像火星人一樣,與社會格格不入,有時候是在成年以後,有時候是在小時候,有時候是天天都如此。」
為什麼我們要努力的跟大家一樣?
u83jp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江7號 (CJ7)
劇情的內容其實很老梗,加上獨有的周星馳幽默,
可愛的七仔,哈,特別是想像是超級狗的那段,
後面父子那段過然賺走我很多眼淚阿。
u83jp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培育夢想的種子:邁向成功的生活習慣
* 作者:佐藤傳
* 譯者:郭欣怡
* 出版社:易富文化
果然不能看了片段,就以為整本書好看。
看完,其實覺得作者講得不夠深入,前後連貫的順暢好像也有待加強,加上可能翻譯還是校對的問題,有些地方有錯誤。(至少我是這麼覺得是個錯誤啦~)
不過我還是從其中撈了點什麼不錯的,跟大家分享吧。
我們常常跟朋友,或是跟自己說,加油!加油!但是作者說不要再叫自己加油了,因為當越重要的時刻,越要放鬆。如果加油是勉為其難的硬撐著,那麼試著放鬆吧,就像喬丹每在投進一顆球的時候,就會不自覺的吐一下舌頭,當你放鬆,身體心理就會自然的進入最佳狀態,而有完美的演出。
在別的書提到,我們要改變,必須把我「應該」變成我「必須」。而這裡作者提到,當我們面對不喜歡或是一定要做的事的時候,則要把我「必須」變成我「想」。哈,這就是語言之威吧。
我應該要早睡早起 VS. 我必須早睡早起
我必須去見客戶 VS. 我想去見客戶
試著將一天的活動輸入電腦,這點其實我以前又做過,作者從「上午運動」變成「上午10點到12點運動」變成「10點到11點為暖身運動,11點到12點為肌力運動」,我想我就是缺了這些進化步驟吧,必須將檢討與改善放進去,並為這件事賦予意義,努力活在當下,過「充實的每一天」。
不要老是被「現在要要緊牙關辛苦撐過,未來才能過美好的生活」這種想法洗腦,不要總是犧牲現在。我一直覺的有些事情,你現在做不到,你憑藉什麼以後就做得到。現在無法感受到幸福,以後當真就感受得到?請「現在就幸福」。
改變習慣其實不難,例如你只要今天開始早睡10分鐘,明天早起10分鐘就好,只要你願意一開始細微的改變,甚至是可笑到1分鐘就好的開始,就會引領你去改變接下來的,只是大多數人連那可笑的一開始都沒有去做阿。習慣改變了,人生也會跟著改變阿。
「我們最近找個時間一起吃個飯吧?」
「下星期六一起吃個飯吧?」
「下星期六的中午跟晚上,你哪個時間比較OK呢?」
哈,第三個才是最積極的問法,作者說這樣的邀約已經融合了心理作戰法。
每天中午只休息一個小時,跟每一個小時休息十分鐘,你覺得哪個工作效率會比較好?這休息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上廁所,就算沒有尿意。然後作者還提出個很有趣的廁所咒語超越自己,我們一般人上廁所不是發呆就是在想生活的瑣事吧?以後試著在排出尿液的時候,按下沖水馬桶的時候,告訴自己一些咒語,「我現在正在做某事,請讓我超越以前的數字吧!」、「我的負面想法就像這些排泄物排泄出去吧」等等。
作者說人會因為瞬間見到對方的表情與聲音,而決定對方在自己心中著樣貌,我倒覺得同時你也決定自己要以什麼樣的樣貌來對待對方。
另外我非常喜歡作者提到的「入睡前的簡單儀式」,就是在晚上睡覺前,拿個杯子到入八分滿的水,然後說「我XXX(自己的姓名),為了實現XXXX(自己的願望目標),我只要這麼做(喝了這杯水)就會實現了」,然後喝下半杯的水就可以去睡覺了,隔天早上起來,再把剩下的半杯喝完,儀式就完成了。很棒的睡前冥想,意念就會存在我們的腦袋間,並搭配儀式,因該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吧,呵。
「時間軸制式思考」,幾點要做什麼,之後幾點要做什麼...。「執行事項優先法」,先把所有的事情列出來,分清楚輕重順序,再排入時間表裡面。請問你是用什麼方法呢?
我們要怎麼釋放壓力呢?作者說偶而喝個小酒,暫時遠離煩惱,只會讓它更根深蒂固無法解上,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寫出來」,誠實的寫出心中的想法,可以讓我們客觀化,才能放手,才能淨化靈魂。
松下幸之助:「沒有利潤的公司是不好的。因為不賺錢的公司會讓待在公司裡的人變得不幸。」沒有利潤的行為,違反萬物循環的自然法則,即使是善事,也不好。我想應該是要創造雙贏的局面吧,誰說不能同時獲利又做善事呢?
作者將人生路上「成功」的定義如下:
「有自己的夢想,每天快樂、充滿期待、興奮地生活著」
「一天一天更接近自己,並過著滿足與感謝的生活」
兩邊都有說到「生活」兩個字,因為人生就是生活,而成功就是努力做到這兩者。
書摘、佳句、摘錄:
實現夢想的七大構成要素。
成功=感動力*健康力*想像力*行動力*推銷力*人際關係力*念力p.29
「波浪」(問題)絕對不是壞人,更不是我們的敵人,而是我們人生道場(劇場)中,可以讓我們成功執行「靈魂提升計畫」的重要媒介而已。p.53
生活中大大小小、瑣碎的事情就是一種「生活」。p.53
人生,一切交由心來決定。p.78
想像力是意志力的兩倍。p.116
假如你想要一隻小鳥的話,請準備一個漂亮的鳥籠;想要熱帶魚的話,請準備一個魚缸;想要喝咖啡的話,請先準備好一個咖啡杯;想要去旅行的話,請先準備一個旅行箱;假如你想要一個人生夥伴的話,請先準備一個可以共同生活的家;假如你想要金錢的話,請先準備錢包或保險箱,然後在裡面裝入喜歡的東西,經常看著它們,只要看著它們就好了。
準備好箱子之後,人便會被想裝滿箱子的本能所驅使,日復一日,潛意識便會深植心中,不久之後,你的願望就會像磁鐵一樣,將真實的物品吸引到箱子裡。p.119
人際關係的壓力,會讓願望實現採煞車的。不管你踩了多重的油門,都要記得另一隻腳必須脫離煞車,否則,你永遠也前進不了的。無法前進的話,心是會疲累的。p.141
時間不會流逝,只會不停累積。p.154
在「OFF TIME」(自由時間)可以獲得滿足感的話,在「ON TIME」(工作時間)時所受到的所有不平、不滿,也都可以拋到九霄雲外了。p.194
當我們挺胸的時候,可以讓胸腺體更活化。抬頭挺胸的姿勢,可以讓我們的身體愈來愈健康。p.204
想要成功的話,與其在乎自己的能力,不如把著眼點放在「自己的影響力」,這是最重要的元素。p.244
和相同波長的朋友在一起享受人生。p.250
人生沒有失敗這件事,只是在學習經驗而已。p.267
西方俗諺:「過了三十歲之後,剩下的只有習慣。」p.274
判斷事物時必備的觀點:
一、以長遠的眼光來看(在不同時間觀察)。
二、多方觀察(改變觀察時的觀點)。
三、深度觀察(改變觀察目的)。p.287
u83jp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為台灣版封面,下為大陸版封面)
工作DNA(修訂版)
Work on Water
作者:郝明義
出版社:大塊文化
「小鳥」、「駱駝」、「鯨魚」。
「基層」、「中堅幹部」、「決策者」。
「新手」、「老練」、「大師」。
發現這本書的文章,很多都可以在網路上找到,不過是值得收藏的書阿,在不同的階段的時候,可以再拿出來翻。現在對我來說最受用的小鳥的部份,等要有一天我成為駱駝的時候,記得要再來翻一翻,一定又會有更多感受的。
大陸的封皮跟台灣的封皮實在差很多耶,我喜歡台灣藍藍的書皮,配合作者的這句「工作是一種藍色。藍色的海洋。有淺灘可以嬉耍。有浪濤以供浮沈。還有那永遠呼 喚我們追尋的彼岸。」,帶點想像,帶點夢幻,工作不是只能用嚴肅話題的呈現方式的。大陸的書皮,卻像是什麼名人傳記,或是什麼成功心法,感覺就有點俗,或 許在大陸人口眾多、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必須以這樣的手法包裝才會暢銷。(以上只是我個人偏見XD)
書摘、佳句、摘錄:
郝先生平常很少提自己的過去,一個平時沈默的人突然說了感人的身世,真是很難得。--編輯
小鳥面對廣闊的天地,好處是機會無窮,無限的空間任其展翅。但是小鳥也要注意自己到底要如何成長。小鳥的機會,就是你還沒有被環境、習慣、條件所侷限或制約,因此各種新奇的嘗試與可能,都在你的雙翼之下。你可以選擇成家鳥,駐足別人屋簷下;你可以選擇成林鳥,起居在一座深遽的森林裡;你可以選擇成候鳥,隨季節的變化而周遊各地。但是,也要小心。太多新奇的選擇,會讓你眼花撩亂。或者,你選擇成為了一種你的體力與本質都不適合去當的鳥。或者,你不停地變換自己生存的方式,最後忘了自己是一隻什麼樣的鳥。或者,你選擇方便地離人群很近的覓食方式,很容易成為別人彈弓下的獵物。p.6
上岸的鯨魚,是擱淺的,是要死亡的。p.8
因為工作,我從無知轉而大開眼界;因為工作,我從偏激轉而溫和;因為工作,我從毛躁轉而學習沉著。也因為工作,我對生命的態度有了轉變。p.12
我們怎樣看待工作,就是怎樣看待生命,如何善用工作,也就是如何善用生命。這不會因為行業或職位的相異而有所不同。每個人都有一個工作。每個工作都在訴說、啟發其特有的意義。只要我們是否能夠傾聽,領會。p.15
創意應該是百分之七十的努力與經驗,百分之二十特立獨行的認知與勇氣,以及百分之十的靈光一閃。大部分的人談到創意,談的總是那百分之十的靈光一閃。然而這是很危險的。事實上,沒有長期浸淫在一個工作裡百分之七十的努力與經驗,就不會產生對這個工作大多數通則與常規的掌握。如果不是掌握了大多數通則與常規,就不會產生百分之二十特立獨行的認知與勇氣。如果沒有驅使自己另類思考與行動的勇氣,就不會逼出最後那百分之十的靈光一閃。p.25
如果沒有前面那百分之九十,就突然冒出來的東西,閃歸一閃,但頂多祇是天馬行空的點子,算不上真正的創意。真正的創意,要可行,要產生最大的回收。並且,是可以控制在我的,要什麼時候出現,就什麼時候出現。p.26
工作的成敗不必計較。但,工作是否能自得其樂,卻必須計較。p.29
游泳真可以具體而微地說明上班族世界的特質。
一、所有不透明的地方,都有隱藏的危險。不要大意。有時候我們不得不闖進去,但是一定要有個防備。後來我聽說到深海去游泳的人,要隨身帶一把小刀,萬一腳被水草或什麼纏住的時候,可以用小刀把草割斷。
二、萬一真正碰到危險,千萬不要慌亂。更不要隨便喊「救命」。如果你喊了「救命」,可能就真的再也回不來了。理由:1.喊了「救命」之後,就會只顧得等別人來救你,不再會自己想辦法。2.基本上,在危急關頭你只有一口氣的機會(否則還叫危急嗎?),因此,這一口氣與其用來喊救命,不如用來換氣。3. 唯一可以倚賴的,就是自己,就是自己懂的一些招數。這些招數,千萬不能忘掉,千萬不能亂掉。也許招數很簡單,只是划水、抬頭、浮起、換氣、划水,但也是最基本的。你只有靠這些招數,冷靜地使用,順暢地應用,才能脫困而出。4.只要努力,不可能越游離岸越遠。那都是騙你的錯覺。只要努力,一定會越游離岸越近。p.31
我們很難完整地觀察別人的人生,但卻可以完整地觀察別人的運動競賽。如果說人生如競賽,競賽如人生,那麼有什麼比從運動競賽中體會人生來得更方便呢?一個 上班族(不論是公家或私人企業的)職場生涯,總有三、四十年,而一名運動員,不過十年、十五年。甚至,有的運動員,只是為一場比賽而活的。別人在如此濃縮 的時間裡歷練、展現自己面對競賽,也就是面對人生的態度,如果觀眾卻只記住他們表面的輸贏,只為競賽的結果而瘋狂,那是很可惜的事,也是很對不起這些運動 員的事。p.45
「棒球,是從九局下半二人出局之後開始的。」p.47
在成長的過程裡,朋友一直是我最重要的滋養。青少年時期,朋友幫助我形成了一個健康的人生觀。出了社會之後,我有許多又是同事又是朋友的伙伴,在工作上相 互激盪。當然,我必須還要感謝一些人。在一些關鍵時刻,他們往往拿出一種比我自己對自己還要強烈的信心,還要寬容的支持,來陪我走過風風雨雨。p.55
最好的學習,永遠來自於和對手交鋒,被他擊中的那一刻。這並不表示因而就要故意被敵手擊中。最重要的,是在被擊中的那一刻,千萬不要因為痛苦、緊張、憤怒 而亂了手腳。你要懂得在痛苦中品味另一種快感;終於有人有一招是你無法招架的,可以好好揣摩一下其中的奧祕。往往,傷得越重,你越有深刻的體會,越可能重 新鍛鍊自己,改造自己。p.59
人世間的事情,大多談不上真正的深仇大恨。主要不過是立場的衝突罷了。一旦雙方的立場有所轉換,利益和衝突的因素也就會轉變、消失。所以,不要隨便把對手視為敵人或仇人,帶進太多情緒化的東西,這樣我們才可能冷靜地觀察對方,客觀地審視自己。p.61
應該盡最大的努力,思考自己(而不是父母或任何其他人)十年後希望成為的人,以及那樣的人所工作的型態。然後,把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到補充自己的知識養分,使自己越來越接近成為那樣的一種人。p.67
為了準備應徵工作的履歷而讀研究所,最大的風險,是你養成逃避的習慣。在這種習慣下,讀研究所的收穫也不會太大。當然,在仍然很看重文憑的華人社會裡,目前碩士的學歷可能會讓你佔到一點便宜。但是在這種心態下讀出來的碩士實力,很快就會再度被社會的現實戳穿。你真想深入研究什麼,可以把研究所列為考慮。但,不要因為想要延後面對就業的壓力,或是指望一張碩士文憑在找工作時候有所幫助,而讀研究所。
對所有的人來說,這都是浪費。p.93
不論這段時間的經驗愉快與否,都將對我們接下來的發展產生延續與深遠的影響。我們唯一可以憑仗的,只有自己的努力與勞力,加上一點對未來的幻想與熱情。p.96
在這個階段,一個薪水豐厚又待遇輕鬆的工作,一定是最隱形的毒藥。p.97
拿不到寶刀、寶劍的時候,就全力練你的樁,站你的馬步。
掌握「情緒」、重視「承諾」、鍛鍊「紀律」、實踐「誠實」。
這些基本功可以維持你在任何環境裡站穩你的腳步。而你越是沒有其他武器可用,只有這些基本功可練的時候,這些功夫會練得越紮實。這樣等你將來有一把趁手的武器時,你能爆發的力量將非同小可。p.103
在一片最深的漆黑中,越是一個小小的光亮,越耀目。耀目的光亮,總會在各種可能中被別人注意到。那時,就是你的機會。p.104
有沒有想過在已有的語言能力之下,再多增加一種外國語的能力?除了上上網路之外,能不能對電腦再增加一種專業水準的認識?在自己所學所長的知識之 外,再多涉獵一種完全陌生的學問?在長期喜歡的閱讀選擇之外,再多增加一種以前絕不會接觸的書籍?在工作行業的知識光譜之中,除了自己嫻熟的一端之外,能 不能試著往光譜的另一端去探索?在習慣又自在的交友圈子之外,每個月能不能再試著交一個徹底不同行業的朋友?我們的基因,就會因此而點點滴滴地開始產生變化。p.119
強者既然可以有欣賞弱者的氣度,弱者當然不可以沒有超越強者的企圖。p.125
不免,我們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接受一個陌生的工作時,會產生懷疑,會產生排斥:「這就是我所尋找的工作嗎?」也許是,也許不是;但是機緣讓你接受了這個工作,應該有其道理。所以,試試看,從你認為自己極不順手,極不適應的高峰為起點,往後再多堅持六個月。不是挨 日子的六個月,而是全力以赴的六個月。六個月的時間,可以澄清一些疑惑,釐清一些方向;或者,讓你從這個再也不會回頭的行業或公司裡獲取一些再也沒機會接 觸的經驗與知識。p.127
練不好「情緒」這個基本功,你要承擔的後果就是:永遠沒有機會在職場的階梯往上攀爬,或者說,總要在不同的公司與相同的情緒裡一直飄蕩。p.131
情緒不只可能是壓垮駱駝背上一根草的重量,也可能是突然從天而降一顆隕石的重量。p.132
撒謊最麻煩的是,為了說服一個最知道真相的人,也就是你自己,你必須自我催眠,或者自我逃避。為了讓自己徹底接受謊言所建構的內容,你一定不能誠實地面對 自己。雖然說人前人後可以有兩套說詞,但是那容易使自己分裂,一旦分裂,謊言就容易出現漏洞。所以,越大的謊言,越需要催眠自己逃避真相。但是,一旦逃避 真相,你就沒有機會真正地看清自己犯下的錯誤,以及如何補救,如何避免重蹈覆轍。p.141
不論來自朋友的激勵,還是來自對手的訓練,都只是觸媒。真正的燃料,仍在於我們自己本身。反求諸己的時候,有兩個因素很重要:一是意念,一是紀律。p.158
有時候,第一,是要站到聚光燈下去搶的。第一的成果,是要公告天下的。但更多時候,第一是不需要比較的,孤獨的,不為人知的。但是這個時候,我們更要珍惜,更要相信自己,更要淡淡地微笑。p.163
儘管他找到了生命的歸宿與方向,但是二十年來,他最常問自己的一個問題,就是:如果當時他站了起來,繼續打下去,情況又會如何呢?這個疑問像一隻毒蛇似地啃嚙著他。沒曾停止。p.174
放棄堅持的2秒,你可能有315,360,000倍(20年)的悔恨。p.175
「機會是一個怪物,一個頭髮長在前額的怪物。所以要抓住機會,跟在它後面跑是沒有用的。你一定要等在它的前面,看它過來,就攔頭一把抓下。」所以,機會不能去追尋,而只能等待。只是這種等待有時是很漫長的,很寂寞的。但如果對自己有最大的信心,就不怕這種漫長與寂寞。p.179
沒有百分之百美好的機會,也沒有百分之百不堪一試的機會。如果面面俱到,毫無風險,就不足以稱之為機會。機會的魅力,總在百分之九十九的黑暗之中,你可以看出那百分之一的光明。所以,最好的機會,往往就是最可怕的機會。就一個要脫離基層,或是更上層樓的人而言,要有心理準備:要接受機會,就是要接受不可能的任務。p.181
我們也可以這樣區分工作的取向:一種是創造的,一種是交換的。
這裡所說的創造,不同於創作。交換,也不同於交際。p.193
人的因素很多,其中最先談論的,當然是能力。不過,能力是一個名詞,卻有兩個面向。一個是能,講究能量的強弱。一個是力,講究力量的穩定。p.199
隨時相信,這就是自己的最佳狀態。不論自己勝利還是失敗;不論環境順利還是不利;不論工作夥伴默契十足,還是宛如外星人;不論自己面對的任務是有經驗又有把握,還是前所未見又沒有倚靠;任何狀況,我們都要告訴自己:這就是我們的最佳狀態。
應對自如地瀟灑前進,這是最佳狀態。
創傷累累地匍匐前進,這是最佳狀態。
困頓顛簸,原地盤旋,這是最佳狀態。
奄奄一息,生死不得,仍然是最佳狀態。p.201
名劍,破劍,能殺敵的就是好劍。工作也是如此。不分貴賤,不分左右,只要能適合自己,讓自己樂在其中的,就是好工作。p.204
要判斷自己能力的進退,與其看事情的成敗,不如反省這些掌握力道(立場、方向、方法、慣性)的消長。p.210
通常,在一件事情上,我們往往會發現自己的立場可以不只一個。有的壓力大,有的壓力小。這個時候,更要格外掌握住自己的分寸。
所謂掌握分寸,就是至少要呼應兩樣東西:一個是自己的身分;一個是自己的信念。在身分上,最忌的是假公濟私。在信念上,最忌的是前後不一。p.213
第一個錯誤固然可怕,第二個錯誤才會造成真正的毀滅。不可挽救的錯誤之出現,通常都是因為企圖彌補第一個錯誤而犯下第二個錯誤。p.224
佛家對「懺悔」,卻有個動人的解釋:懺,知道自己過失所在;悔,從此不再重犯。如此而已。p.225
但最重要的,要尋找祕訣,找到之後要相信,相信之後要實踐。很多人沒有讀過電視遊樂器遊戲的祕訣,但是很多人都讀過比電視遊樂器遊戲祕訣高明千百倍的智慧書籍。只是,我們又相信了多少,實踐了多少?p.229
我們所有的難關,都是自己造成的。但是,難關的成形,一方面是各種積習沉澱之後的危機,一方面也是促使自己改變積習,往更高明的生命型態蛻變的轉機。p.231
真實生活裡,我們更沒有隨便關機的本錢、條件,與資格。
有些事情,我們根本無法重新開機。
有些事情,重新開機後,只要主角還是我們自己,局面就仍然依舊。p.232
談貴人的時候,千萬不要只顧得眼睛往上看。貴人是可能從上方拉你一把的人,也可能是從下方推你一把的人。p.238
對於人的氣魄,我看過最好的一個說法,是弘一大師的一句話:「不讓古人是謂有志,不讓今人是謂無量。」p.252
如果你認為你適合動如脫兔,那就不要克制自己的熱情和能量。克制得多了,會生病。但是要記住,既然喜歡動,就不要隨便摔倒,摔倒了就不能動了。起碼總有段時間不能動。因此要動中求靜。p.256
如果你適合靜如處子,那就仔細地保持自己的力量,每一步跨出去都顧盼自雄,無懈可擊。但是要記住,不要落於一灘死水。死水就是雕像,而不是處子了。因此,要靜中求動。p.257
歷史不過二三事,總是重複而已。p.260
毀謗的著力點有許多:工作能力,男女關係,金錢操守,忠誠程度等等,不一而足。不變的是一個原則:真正使得上力的毀謗,一定是當事人最引以為傲的強點,而不是弱點。因此,越是自持男女關係清白的人,別人越會在這方面羅織你的罪名;越是對金錢操守自持的人,別人就越會在這方面做文章。道理很簡單。一,你最強的地方,正是你最不備的地方。二,這樣莫須有地攻擊你,你才會激動、抓狂,亂了腳步。毀謗的本質和作用正是如此。p.262
你知道只是為了那個陰雨的週末,而想找一個可以取暖的人,有多麼危險——不論是對你還是對別人。p.275
不要把工作和家庭切割得那麼不能並存。「微型人生」的理論提醒我們,實在要把工作和家庭切割的話,以一天為你的人生單位來切割吧。最差,以一週為你的人生單位來切割吧。如果把「先衝刺事業,再照顧家庭」、「拚命賺錢,早早退休」這種觀念應用在每一天的人生單位裡,運用到每一個星期的人生單位裡,那麼,最少你每天都一定有段時間是在照顧你的家庭,或者,最起碼,每個星期都一定有段時間是在照顧你的家庭。
這樣你不會在錯失一些事情後,後悔莫及。p.284
《六祖壇經》裡,提到通往覺悟的兩個途徑。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是一個。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另一個。p.285
消除壓力,有兩件最重要的事:不生別人的氣,不生自己的氣。p.286
三十歲之前要用勞力賺錢,三十到四十要用經驗賺錢,四十到五十要用專業賺錢,五十到六十要用人脈賺錢,六十以上用錢滾錢。p.289
我覺得,與其說信心是幫我們從黑暗走向光明,不如說信心是幫我們從一個黑暗走進另一個更深的黑暗。是的,如果以為靠著信心一路走下去,就可以逐漸看到周圍逐漸明亮,那麼,其實我們所需要的並不是信心,充其量,只是時間。只有當我們從一個黑暗走進另一個更深的黑暗,從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走進連時間都要靜止的黑暗時,我們才體會得到信心這盞手邊唯一的小燈,是我們全部的指引。p.304
一個工作者,不為自己的過失找任何籍口,與解釋。
一個工作者,為最低下的工作也付出自己最高的心力。
一個工作者,不論進退,永遠華麗地昂首前行。
成敗,只是機遇。p.312
我們對時間,不必急促。
我們應該比較優裕地看看自己的環境和空間,想想如何邁出下一步。p.320
延伸閱讀:
郝明義Blog http://www.rexhow.com/
http://www.rexhow.com/?page_id=24
目錄:
鳥、駱駝與鯨魚的故事(修訂版序)
工作DNA初版前言
Part1.某些看法
創意的解析
Part2.如何開始第一個工作
怎樣尋找一個心愛的工作 之一
Part3.當我們在基層的時候
Part4.基本功
情緒的力量
Part5. 某些人 愛唱歌的湯姆
Part6.進入中級幹部的時候
Part7.某些訓練
我們能掌控什麼?
Part8.當我們成為決策者的時候
高階主管的主客觀條件 如何思考策略
Part9.某些參考
我曾經有過的週末
Part10.某些結語
壯闊的四句話
後語
一個出版者對二十一世紀的一些想法
u83jp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冬天臉色會泛紅?來源:中國YAHOO知識堂
明星王菲的造型曾經造成一陣流行的曬傷妝、凍傷妝,頗有造型效果,但生活中如果誰真要是兩頰泛紅,卻是很頭痛的。
曉珍就特別討厭冬天。每到冬天,早上從家騎車到單位,稍微吹些冷風,臉就變得紅彤彤的。到了空調房間,額頭與臉頰也是通紅發紫。洗臉與洗澡後也不會有什麼改善。平時活潑開朗的曉珍,就因為滿臉紫紅,變得敏感 和不自信,甚至有點不敢跟人家打交道了。
在醫學上,曉珍的情況被稱為「臉部潮紅」。每年冬天,患者還不在少數。浙醫二院皮膚科副主任勞力民博士說,這段時間,特別是下過以後,到他那兒門診的臉紅病人就特別多,而且大多是像曉珍這樣二三十歲的年輕女性。
勞力民說,臉紅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有些健康的人,末梢血液循環較好,稍一活動,面色就比較紅潤;有些人在害羞、憤怒、慚愧時會臉紅;有些人可因飲 酒而引起臉紅;住在高山上的人,因為空氣較稀薄,身體需要更多的紅血球以吸收足夠的氧氣,而紅血球攜帶的血紅素一旦增加,臉的顏色就會比較紅;有的人因更 年期臉紅,有的人因全身性疾病都可以引起臉紅。如高血壓、肺結核、紅斑狼瘡等。對生理性臉紅不必顧慮。至於病理性臉紅,就要請醫生診治。
因血管過度反應而面紅
面紅不是單純的臉紅,從醫學角度講,面紅是指由於溫度或情緒的變化較其他人更容易變紅,且顏色深,持續時間長。皮膚中有血管存在,受神經因素影響而擴張或收縮,尤其是兩頰部毛細血管豐富,故兩頰更易紅。面紅若只是在冬季時發生,則與溫度的變化有更多關係。
一般而言,熱會使皮膚血管擴張,造成臉部潮紅。冷雖使血管收縮,但溫度回升時,血管則會反彈性擴張造成臉紅。但還有一些人,在極冷的溫度下,可能還會因血管不正常的擴張造成臉紅。臨床表現為面部的絲狀、點狀,星芒狀或片狀紅斑。
當溫差太大時,比如從冷風中到空調房間,忽冷忽熱,微血管在反覆收縮及擴張中失去彈性,反映在雙頰和鼻端,就會使雙頰發紅刺痛。初期,臉部變紅還能立即恢 復原狀,但若長期反覆持續下去,血管收縮,喪失擴張機能,在過度擴張狀態硬化,使臉部變得平時看起來也紅紅的。嚴重時,低頭後抬頭也會出現臉部潮紅症狀。 這種症狀在春夏秋季比較平靜,到冬天多轉為嚴重。
勞力民說,像這樣血管過度反應的臉紅症狀,大多數是後天發生的,也有部分患者是先天性的。多發生在女性。常見的原因有類固醇軟膏的濫用或誤用、長時間受紫外線傷害並使皮膚提早老化、受凍傷等。
醫生建議,冬天應避免過冷的環境與溫度的急劇變化,注意皮膚的保濕和保暖工作,在特別乾燥和溫度較高的室內,如果臉上覺得干就要及時補水,洗臉則以溫水為 主。到室外,可用圍巾或口罩防止冷空氣直接侵襲臉部,避免濕差溫差過大,使擴張了的微血管遇冷急速收縮,形成紅血絲。有臉部凍傷史的人在冬天裡應經常揉搓 臉部,促進血液循環。
在飲食方面,醫生說,容易臉紅的人,應該少吃會增加血管擴張的食物,如咖啡、茶、可樂等含咖啡因的食物。補充一些維生素B也有助於神經修復並能起安神作用。此外,應該避免日光的暴曬,酒、辛辣和刺激的食物,少生氣、緊張或過度興奮,因為這些都會促成臉部泛紅。
冬季乾燥引起過敏潮紅
這個冬天,一向以為自己皮膚是銅牆鐵壁的珍,兩頰泛起了不正常的潮紅,偶爾還有點癢,皮膚非常乾燥粗糙,甚至有輕微的脫屑現象。起初她沒怎麼在意,誰知才過了兩三天,那癢癢的地方竟然紅腫起來。
帶著疑問,她去諮詢杭州市中醫院皮膚科專家、省級名中醫鄔成霖主任醫師。鄔成霖說,這屬於皮膚過敏現象,在醫學上稱之為顏面再發性皮炎。因為冬季皮膚容易 乾燥,加上使用化妝品不當,其中的化學成分對皮膚產生刺激作用,就有可能導致皮膚出現紅斑、瘙癢、紅血絲、紅腫等「過敏潮紅」反應。
另外,皮膚自然形成的皮脂膜可以抵禦外在細菌的入侵,有的人在冬天,喜歡用熱水洗臉,殊不知,皮膚一旦清潔過度,就會使皮膚的防禦能力降低,一旦遇到刺激或是細菌侵入,肌膚也會「過敏潮紅」。如果本身屬於燥熱體質,又受到過度刺激,過敏的機會就會大大增加。
鄔成霖說,過敏後不必過於驚慌。防治過敏,首先要做好皮膚的清潔和補水工作,多喝水,外出後要及時用溫水洗臉,不要使用含香料、酒精的刺激性化妝品。如果 過敏情況比較嚴重,最好不要使用肥皂、洗面奶或其他任何化妝品;某些部位出現紅斑或者大片潮紅,先用冰塊冷敷發紅發熱的部位,或用冰牛奶加入水混合,敷在 皮膚上消腫褪紅。
很多人在發生皮膚過敏時,經常自己到藥店買藥膏塗抹。鄔成霖說,過敏不要輕易塗抹藥膏。因為外用藥中多數都含有激素,如果用在面部會形成激素性皮炎,表現 為用藥後短期內很快見效,停藥後反而加重,長期使用下去形成藥物依賴性,皮膚變得粗糙、萎縮,毛細血管擴張,皮疹更嚴重,治療起來難度更大、更棘手。
天冷突起「紅色」併發症
浙醫二院勞力民博士說,許多疾病都可以引起臉紅。如更年期、高血壓、糖尿病、紅斑狼瘡等,均伴有各自疾病的症狀和體徵。這些「紅色」併發症,在冬季因為過冷、過熱、情緒激動時會使臉色更紅。
更年期臉紅
一些婦女在絕經期前後,因體內女性荷爾蒙分泌逐漸減少,或因卵巢手術切除、放射治療而使兩側卵巢功能減退或喪失,在一段時間內可有陣發性臉紅,初為面、 頸、胸部溫暖感,繼而轉為潮紅,每次發作短暫,持續5—15分鐘,情緒激動或餐後易出現,有時伴出汗畏寒、煩躁不安、抑鬱及憂慮等。婦科專家們說,對於更 年期症候群,每個女性所產生的症狀嚴重程度不一,除了從個人體質方面來解釋外,外在壓力也是促使症狀加劇的原因,職場競爭壓力大的女職員或女主管,更年期 症候群所表現的症狀,往往較別人表現嚴重。
紅斑狼瘡臉紅
全身性紅斑狼瘡是一種病因尚不明的慢性免疫性疾病。好發於20—40歲年輕女性;女性發生率約為男性的8—10倍。有一些患者顴面部有蝴蝶狀紅斑,有紅色丘疹、斑丘疹,約有1/3病人一遇陽光即出現面部發紅的情況。
「酒渣」臉紅
「酒渣」是一種臉部發生紅腫的皮膚病,好發於額頭、臉頰、下巴及鼻子的下半部位。通常於30歲前後就有臉部容易因日曬、熱、興奮引起潮紅,進而在臉部中央 形成持續性的紅斑,且漸漸擴散到臉頰、額頭以及下巴。「酒渣」好發於中青年女性,特別是皮膚白皙、油性皮膚、容易產生臉部潮紅的人。「酒渣」最好的預防辦 法是避免使臉部發紅的因子,包括:避免進食熱的飲料、辣的食物及含酒精成分的飲料;做好防曬措施,使用防曬油;避免處於極熱或極冷的溫度。
糖尿病臉紅
顏面潮紅為糖尿病的一個特殊皮膚表現,是由於糖尿病引起組織缺氧,血管張力減少,皮膚微血管持續擴張所致。其臨床表現:面部尤其是面頰、腮及下頜部皮膚持續性發紅,呈玫瑰紅色,糖尿病控制後症狀減輕。
u83jp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暖器使用安全注意:使用電暖器時,可在送風區域附近放置一杯水,保持房間的濕度;由於電暖器耗電功率大,建議最好不要與其他家電共用電源,盡量用獨立式插座,避免使用延長線;且不宜在潮濕的場所使用,放置位置也要夠穩固,以免傾倒發生危險;使用時要與易燃物(如窗簾、沙發、寢具、衣物等)保持一定安全距離;而電暖器和身體(避免燙傷)的距離最好保持100公分以上,以策安全。
任何電器皆不建議傾倒儲藏或置放,以免造成機器異常。在清潔電暖器時,應先拔掉插頭,冷卻後再開始清理,出風口和吸風口可使用中性清潔劑,不要用水直接沖刷機體,濾網須定時清洗保養。
電暖器選購注意:
不論是哪種電暖器,選購時都應注意是否有傾倒或過熱時自動斷電、定時與多段式溫控等功能;有些機種甚至還提供冷暖兩用或空氣清淨功能,增添電暖器的使用機率。電線粗細也是安全性的基本考量,尤其葉片式電暖器在15片以上的機種,就必須使用220V電壓(和冷氣機相同)。消費者除了在價錢之外,可依照其特性及自己的需求選購電暖器。
電暖器隨著發熱原理的不同區分為數種,石英管(電熱管)式、鹵素燈、碳素燈式電暖器是台灣特有的機種,歐美多半使用葉片式,日本則以陶瓷式和煤油爐式居多。
各式電暖器特性:
石英管(電熱管)式
原理:靠石英管或電熱管通電後散發熱能,為最傳統的發熱方式。
電熱絲發熱體
以電熱絲發熱體為發熱材料的暖風機。它的發熱體為電熱絲,利用風扇將電熱絲產生的熱量吹出去。長期使用電熱絲容易發生斷裂,不過維修成本不高。
石英管發熱體
由密封式電熱元件、拋物面或圓弧面反射板、防護條、功率調節開關等組成。它是由石英輻射管為電熱元件,利用遠紅外線加熱節能技術,使 遠紅外輻射元件發出的遠紅外線被物體吸收,直接變為熱能而達到取暖目的。石英管由電熱絲及石英玻璃管組成。
優點:價格最便宜,體積小,升溫快,但供熱範圍小,適合小空間。
缺點:安全性較低,使用時必須相當謹慎,除了要小心燙傷,還要留意翻覆可能引發火災的危險。發熱管直接外露在空氣中,耗氧度高,不適用於密閉空間,且容易發生危險,遇水會爆炸。
消耗功率:約1200-1500W
價格帶:約400-1,200元
陶瓷式
原理:靠陶瓷發熱體發熱,再透過馬達風扇把熱風吹出。
PTC陶瓷發熱體
陶瓷發熱體元件是將電熱體與陶瓷經過高溫燒結,固著在一起製成的一種發熱元件,能根據本體溫度的高低調節電阻大小,從而能將溫度 恆定在設定值,不會過熱。這種取暖器在工作時不發光,無明火、無氧耗、送風柔和、具有自動恆溫功能,可以隨意調節溫度,工 作時無光耗,有自動開關裝置,高效節能,省電安全。
優點:溫度越高消耗功率越小,安全性高。且具有節能、自動調節溫度、壽命長、外型輕巧等特點。加熱速度最快。
缺點:出風口較小,需近距離才能明顯感受熱風,使用面積(坪數)最小,適合小空間使用。由於會吸氧及吸水,建議使用時開窗通風,並且放一杯水在室內增加溼氣。
消耗功率:約1200W
價格帶:約800-3,500元
葉片式
原理:透過機體內的液態油加熱後產生熱能,再藉由自然的熱對流達到暖房效果。
導熱油發熱體
電熱油汀取暖器的原理是將電熱管安裝在散熱片的腔體下面,在散熱片內注有導熱油,當接通電源後,電熱管周圍的導熱油被加熱、升到 腔體上部,沿散熱管或散熱片對流循環,通過腔體壁表面將熱量輻射出去,從而加熱空間環境,達到取暖的目的。電熱油汀取暖器的表面溫度較低,一般不超過 85℃,即使觸及人體也不會造成灼傷。具有安全、衛生、無煙、無塵、無味的特點。產品密封性和絕緣性均較好,也不易損壞,使 用壽命在5年以上。
優點:密閉式加熱,且散發的溫度較低,恆溫,不耗氧,安全性高。適合較大空間,電暖器的葉片數越多、適用坪數越大。一般來說,葉片式電暖器1片葉片的適用空間大約就是1坪(需要較暖效果可用2片葉片1坪來計算),且因 為有恆溫設計,尤其適合有小孩或老人的家庭使用。葉片式電暖器不直接加熱空氣,而是使用熱傳導原理讓室內均溫,較不會有吸氧及吸收水分現象。
缺點:價格高,加熱速度慢,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感受到暖度,耗電量大,且體積笨重、收放不易。焊點過多,長期使用有可能出現焊點漏油的質量問題。
消耗功率:約1500W
價格帶:約3,000-10,000元以上(視品牌與葉片數不同而定)
其他:葉片式電暖器強調具有烘衣、烘被等功能,但是使用時一定要將衣物掛在專用烘衣架上,不可遮住出風口,並且一定要有人隨時在旁觀察。葉片式電暖器因散熱速度較慢,建議可靠牆擺放(約保留15-20公分距離),可輔助加速熱對流。
鹵素燈式
原理:靠鹵素燈管發出輻射熱,但須間接反射釋放。
鹵素管發熱體
鹵素管是一種密封式的發光發熱管,內充鹵族元素惰性氣體,中間有鎢絲分白、黑兩種(白鎢絲造價高)。鹵素管具有熱效率高、加熱不氧化、使用壽命長等優點,缺點是鹵素管壽命短,容易產生光污染。
優點:發熱速度快、照射範圍廣、低耗氧。
缺點:效果快卻很耗電,熱點集中,容易造成室內溫差不均。在使用上需保持安全距離,不能近距離照射,以免發生皮膚灼傷或曬黑等危險;使用時會發亮,影響睡眠;如同電風扇的造型,但無法拆裝,收放不易。
消耗功率:約800W
價格帶:約600-2,000元
碳素燈式
原理:靠碳素燈管發出輻射熱,然後藉由背面的金屬板反射,釋出高溫。
碳素纖維發熱體
採用碳素纖維為發熱基本材料製成的管狀發熱體,利用反射面散熱。功率相對較大,打開電源後升溫速度奇快。發熱體加熱時能夠產生765.9W/M的紅外線輻射,理論上具有頻譜理療作用。
優點:發熱速度快、省電,熱效率比鹵素燈式高。
缺點:成本較高,會耗氧,容易讓空氣變得更乾燥,可在空間內放一杯水調和溼度。部分機型燈罩上有隔熱設備,使用上仍要小心,不宜靠近熱源,避免燙傷。
消耗功率:約800W
價格帶:約1,000-3,000元
參考資料來源:
『 寒冬保暖安全有法寶 』
轉貼★電暖器-居家的溫馨配備
賣場電暖器特賣 最低539元
東天家庭裝修手冊——電暖氣的選購
石英燈管電暖器火災案例分析
u83jp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